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明式家具,着重一个“式”字,不管制作于明代或明以后何时,也不论贵重材质和一般材质,只要具有明代家具风格,皆称之“明式家具”。狭义则指明代至清代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本篇百科将为你介绍明代家具材质介绍,明代家具鉴赏,明代家具的特点等信息。
目录
1明代家具常用的材质介绍

  紫檀来自印度、菲律宾,是家具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种木料。紫檀木料一般为深棕色,质密丽坚,表面温和如玉,经磨洗成为红灰色,浸油后则变为深紫色。我国处理紫檀有一种方法,即使用一种马草研磨的橙色粉,磨擦使之渗入木料孔隙中,再涂一层漆,这种方法处理的材料称为“金丝紫檀”,是最贵重的一种木料。

  花梨来自云南、浙江、湖北、印度、马来群岛,是第二种常用的木料,约唐朝时传入广东。其质地更硬,纹理优美,色彩由蜜黄到深度不同的橙色,表面色泽温和光滑,有的纹理抽象如大理石,清香如玫瑰,自唐至清一直为贵族家具所用的木料。

  楠木,来自中国西部,一度曾为帝王专用。其纹理密细,有香气,易制作且耐久。大多作为庙宇梁柱、棺木、橱柜等用料。《广群芳谱》记:“气甚芬芳,纹理细致性坚,耐居水中,今江南造船皆用之。”

  鸡翅木产于东印度,鸡翅木虽然色泽较浅,也是很受欢迎,因其纹理状若鸡翅,光辉灿烂而名。木质不及花梨等坚硬,而且年久易变灰,所以此木料制成的家具外表多以一层漆保护。明代以后,常用此料。

2明代家具的特点

  精,即选材精良,制作精湛。明式家具的用料多采用紫檀、黄花梨、铁梨木这些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深沉的名贵木材。在工艺上,采用卯榫结构,合理连接,使家具坚实牢固,经久不变。由于紫檀、黄花梨、铁梨木生长缓慢,经明代的大量采伐使用,这些材料日见匮乏,到了明末清初,这些木材已十分难觅。所以,清以后家具在用料上发生根本变化。鉴定和辨别是否是明代家具,用料的审鉴是至关重要的。

  巧,即制作精巧,设计巧妙。明代家具的造型结构,十分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套,家具本身的整体配置也主次井然。十分和谐,使用者坐在上面感到舒适,躺在上面感到安逸,陈列在厅堂里有装饰环境、填补空间的巧妙作用。

  简,即是造型简练,线条流畅。明式家具的造型虽式样纷呈,常有变化,但有一个基点,即是简练。有人把它比作八大山人的画,简洁、明了、概括。几根线条和组合造型,给人以静而美,简而稳,疏朗而空灵的艺术效果。

  雅,即是风格清新,素雅端庄。雅,是一种文化,即是“书卷气”。雅是一种美的境界。明代文士崇尚“雅”。达官贵人和富商们也附庸“雅”。由于明代很多居住在苏州的文人、画家们直接参与造园艺术和家具的设计制作,工匠们也迎合文人们的雅趣,所以,形成了明式家具“雅”的品性。雅在家具上的体现,即是造型上的简练,装饰上的朴素,色泽上的清新自然,而无矫揉造作之弊。

3明代家具鉴赏

  从造型上看,明代家具总体艺术特色是造型洗练,形象浑厚,做工精巧,风格典雅。对此,王世襄先生曾对明式家具艺术风格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提出了明式家具的“十六品”,即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浑圆、沉穆、秾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明代家具在选材上充分显示了木质材料天然的纹理和色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的美。木材与家具的造型、制作工艺、装饰技巧以及人文理念相融合,成就了明代家具的艺术高度,将家具从普通的生活用品上升为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从制造工艺上看,明代家具的技术之精湛,结构之合理,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古典家具多用榫接合而不用钉胶,这样不仅可以适应面板木材的膨胀变形,还可以掩盖木材断面横纹,使结构精巧而美观。相对于前代而言,榫的种类在明代更为丰富多彩,有综角榫、抱肩榫、插肩榫、托榫、扣榫、抢角榫、暗榫、与托角榫、燕尾榫等。正是这些功能不一的榫卯结构,使家具经历几十上百年依然不摇不散,榫卯因此获得“万年牢”的美名,同时也成就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工艺高度。

  文人参与设计是成就明代家具的辉煌的另一重要因素,与其他朝代相比,明代的文人在这方面是最为活跃和集中的,其参与家具设计之多,阐述家具理论之深刻也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所不能比拟的。明代文人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及人生品味巧妙地结合在家具设计当中,并通过家具的造型、雕饰元素来寄托自己的人品节操。正是这些文人积极地参与家具设计,明代家具才拥有了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洁灵秀的艺术韵味。

  以上就是关于明代家具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词条: